先放一张老照片。这是1974年的冠军杯决赛,对阵双方就是拜仁与马德里竞技。比赛进行到第114分钟,马竞队长阿拉贡内斯(没错,就是那位西班牙的前国家队主教练)任意球破门,把比分变成1比0。四分钟后是照片上施瓦岑贝克的这次铲断。随后的进攻中,他踢出了那脚书写历史的40米远射,将比分追平成了1比1。
为什么是施瓦岑贝克打进了扳平的关键球,而不是盖德·穆勒、贝肯鲍尔或者赫内斯等传奇球星?要知道施瓦岑贝克是一个勤勤恳恳的防守球员,以奔跑和战斗精神闻名,而不是射门得分。后来施瓦岑贝克解释说:“当时我知道只要我把球传出去,主裁判就肯定会结束比赛,所以我只能射门。“在他进球的20秒之后,比赛就结束了。
在没有点球决胜的时代,120分钟内的1比1意味着补赛。1974年的5月17日,双方又一次站在布鲁塞尔的Heysel球场,马竞的首发阵容更换了两名球员,拜仁则用与两天前完全相同的阵容出战,但比赛的过程完全不同,穆勒和赫内斯双双梅开二度,4比0拿下对手,拜仁成为第一支捧起冠军杯的德国球队,也开启了他们三连冠的辉煌时刻。马竞的阿根廷主帅胡安·卡洛斯·洛伦佐在比赛后困惑的问:“这些德国人哪来的这个力量?”
回顾1974年的这场比赛,是因为这是拜仁和马竞在欧战中唯一的相遇,当然这次相遇其实是两场较量。说来奇怪,这两支球队都是欧战常客,此后却没有了机会碰面。要知道这几年的欧冠中,拜仁几乎每年都要与西甲双雄交手。
回到这次抽签上来。为什么说拜仁最不想遇到的对手是马竞?
抽签前,媒体会例行采访球员们,询问球员们期望的对手。答案可以想象,球员们一定会回答说“无所谓”,拉姆、基米希等人都给出了这个“标准答案”,这不奇怪,毕竟打入欧冠四强没有弱旅,任何一个对手都是在通往冠军的道路上必须要击倒的。
没有期望的对手,那么反过来问:有没有不想遇到的对手?当然有!三个潜在对手中,马竞是唯一被拜仁球员提及的不愿遇到的。诺伊尔在做客巴伐利亚广播电台时说的很清楚:“我想与马竞比赛是最糟糕的。可以在联赛中经常看到,他们面对强队踢的非常好。如果问巴塞罗那的球员,就可以知道马竞是个非常令人不舒服的对手。”这不会只是诺伊尔的个人想法,必然代表部分拜仁球员的看法。为ARD电视台担任嘉宾的卡恩也在预测时表示:“马竞是对拜仁来说最危险的对手。”
不是说曼城与皇马的实力不强,而是拜仁对这两支球队非常的熟悉。瓜迪奥拉下赛季前往曼城执教,现在肯定将曼城研究的十分透彻,而且双方最近五年在欧冠小组赛中遇到了三次,互有胜负,拜仁的进球更多一些。对皇马就更不用说了,2011/12赛季和13/14赛季都是在半决赛中相遇。
什么是比遇到一个强大的对手更麻烦的事情?是你对这个实力强大的对手不了解。马竞就是这样一个对手。
即使瓜迪奥拉和球员们可以通过录像去了解马竞,可是这与在球场上面对面较量时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程度。另一方面,马竞在四分之一决赛中淘汰巴塞罗那,而巴萨与拜仁的战术思路相似。马竞只要延续对巴萨的战术,就很有机会克制现在的拜仁,瓜迪奥拉则要找出破解马竞这种难缠踢法的战术。
罗德在抽签后说:“我们在半决赛中遇到马竞,这是一个困难的任务,但我们为此而高兴。”态度正确,只是太官方。拜仁负责市场开发的董事安德烈亚斯·容说:“一个击败了卫冕冠军的球队肯定非常强大。我们很久没有交过手,这是一场激烈的比赛。我们的球员有很好的心理素质,会认真准备这场比赛。瓜迪奥拉了解西班牙联赛和马竞,他会给球队做出完美的指示。”这说出了拜仁的担心和优势,更代表真正的心态。
虽然42年前的那次交手已经没有了参考价值,但参加了那场比赛的贝肯鲍尔、赫内斯、布莱特钠仍然还是拜仁的一员或者与俱乐部联系密切。他们可以向球员们传递那种让洛伦佐惊讶的“力量”。如果能闯过马竞这一关,对拜仁来说也许是个好兆头。42年前,他们击败马竞后开创了一个三连冠的辉煌时代。现在的马竞与当年颇有相似之处,实力强大、充满神秘感,主帅同样是一个阿根廷人。